• 尺幅千里
  • 尺幅千里

注音:

ㄔˇ ㄈㄨˊ ㄑ|ㄢ ㄌ|ˇ

漢語拼音:

chǐ fú qiān lǐ

釋義:

在尺長的畫面上,描繪著萬里般寬廣的景物。指篇幅雖短而內容豐富,氣勢遠大。語本《南史.卷四四.齊武帝諸子列傳.竟陵文宣王子良》。△「咫尺天涯」

典源:

《南史.卷四四.齊武帝諸子列傳.竟陵文宣王子良》梁受禪,降封昭冑子同為監利侯。同弟賁字文奐,形不滿六尺,神識1>耿介2>。幼好學,有文才,能書善畫,於扇上圖3>山水,咫尺4>之內,便覺萬里為遙。矜慎不傳,自娛而已。〔注解〕(1)神識:器宇識見。(2)耿介:有操守、氣節,剛正不阿。(3)圖:繪畫、描繪。(4)咫尺:形容距離很近。咫,音ㄓˇ,周代八寸叫咫。

典故說明:

根據《南史》記載,竟陵文宣王蕭子良的孫子蕭賁,身高不滿六尺,為人剛正不阿。年幼時好學,有寫作的才能,寫得一手好字,並且擅長繪畫。他的繪畫功力能夠使篇幅不大的扇面上畫的山水畫,看起來好像是畫著萬里般寬廣的景物。後來「尺幅千里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篇幅雖短而內容豐富,氣勢遠大。也作「咫尺萬里」等。

書證:

01.清.高宗〈王原祁夏山小景〉詩:「平生山水興有餘,欲買名山都無價。吳綾裝池盈尺幅,千里煙嵐此中化。」02.清.蔣士銓《香祖樓.第八齣》紅雪樓眉評:「此篇結構簡潔,尺幅有千里之勢。」03.清.何紹基〈與汪菊士論〉詩:「然未嘗無短篇也,尺幅千里矣;未嘗無淡旨也,清潭百丈矣。」

用法說明:

【語義說明】指篇幅雖短而內容豐富,氣勢遠大。【使用類別】用在「小而壯闊」的表述上。【例  句】<01>這幅畫尺幅千里,氣勢非凡。<02>這幀玉山風景照片,尺幅千里,鉅細靡遺。<03>他的小說開闔起伏,鋪排得精彩得當,頗有尺幅千里之勢。<04>詩詞是一種精鍊的語言,能在短短的幾十個字中,表現出尺幅千里的畫面。

近義:

尺寸千里 掌上河山

參考語詞:

咫尺千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