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仁至義盡
  • 仁至义尽

注音:

ㄖㄣˊ ㄓˋ |ˋ ㄐ|ㄣˋ

漢語拼音:

rén zhì yì jìn

釋義:

原指祭祀農事諸神及相關事物,極盡仁義之道。語本《禮記.郊特牲》。後用「仁至義盡」形容對他人盡最大的努力關懷照顧。

典源:

《禮記.郊特牲》天子大蜡八。伊耆氏始為蜡。蜡也者,索也,歲十二月,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。蜡之祭也,主先嗇而祭司嗇也,祭百種以報嗇也。饗1>農2>及郵表畷3>、禽獸,仁之至,義之盡也。古之君子,使之必報之。迎貓,為其食田鼠也;迎虎,為其食田豕也,迎而祭之也。祭坊與水庸,事也。〔注解〕(1)饗:音ㄒ|ㄤˇ,祭祀。通「享」。(2)農:指農官田畯。(3)郵表畷:指農官在田間監督農民耕作之處所。畷,音ㄓㄨㄛˊ,田間的小路。

典故說明:

「仁至義盡」是指竭力盡到「仁」與「義」之道,仁義之道指的是仁愛與正義,即是待人要寬厚、處事要有義氣,為儒家的中心思想。這句話最早出現在《禮記.郊特牲》。《禮記》是記載周代儀禮的書。其中有關祭祀的部分,談到當時都在十二月田事告一段落時,由官方來舉行祭祀農神以及有助於農事的其他事物。祭祀的對象有八:除了最早教人民從事農耕的神農氏、帝堯的農師后稷,還有當時的農官、農官在田間的處所,另外還包括了貓和老虎,因為牠們會吃掉破壞農作物的田鼠與野豬,另外還有與農事密切相關的田舍及溝渠,最後並祈禱昆蟲不要來作亂。這樣完備的儀式非但祭祀農神,連帶對農耕有益的事物都加以回報,已是「仁之至,義之盡」,各面方都照顧到了。後來「仁至義盡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對他人盡最大的努力關懷照顧。

書證:

01.宋.陸游〈秋思〉詩其一○:「虛極靜篤道乃見,仁至義盡餘何憂?」02.明.沈受先《三元記.第三六齣》:「恤貧者仁,樂施者義,仁至義盡,實宜寵褒。」03.清.黃宗羲〈陳乾初先生墓誌銘〉:「夫性之善在孩提少長之時,已自彌綸天地,不待後來,後來之仁至義盡,亦只還得孩提少長分量。」04.清.梁章鉅《歸田瑣記.卷五.隆科多》:「我朝之恩禮故舊,仁至義盡,蓋史冊所未聞也。」05.《兒女英雄傳.第一三回》:「這等一女子,取義成仁,仁至義盡,無所為孽。」

用法說明:

【語義說明】形容對他人盡最大的努力關懷照顧。【使用類別】用在「盡心待人」的表述上。【例  句】<01>他一直照顧因公殉職部屬的家人,可說是仁至義盡。<02>我們對你容忍再三,已經仁至義盡,豈料你仍不知悔改。<03>在朋友最困難時,他把薪水都拿去資助,這種人可算是仁至義盡了。<04>他坐牢是咎由自取,你曾幾次原諒他,已經仁至義盡,不必再感到內疚。<05>過去我幫你扛下多少責任,難道還不夠仁至義盡嗎?為何你如今卻暗中陷害我呢?<06>他不計前嫌,願意伸出援手,對你已經仁至義盡,你還如此貶損他,真是有失厚道。<07>小李因公受傷,公司非但沒有給予撫恤,還要扣他曠職的薪水,這能算是仁至義盡嗎?<08>雖然老王曾經對不起家人,但這些年來,他努力的照顧家人,也算是仁至義盡了,應該可以得到家人的諒解。

近義:

情至意盡

反義:

不仁不義 不聞不問 無情無義

參考語詞:

義盡仁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