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草書
  • 草书

注音一式:

ㄘㄠˇ ㄕㄨ

漢語拼音:

cǎo shū

漢語拼音數字:

cao3 shu1

釋義:

書體名。為書寫方便、快速而產生的字體,大約起於漢代。初創時稱為「章草」。將隸書草率寫成,簡省點畫,保存波勢。其字個個分離不相連綿。至漢末,相傳張芝脫去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,而筆勢連綴,上下兩字時時相連,形成「今草」,即後世通行的「草書」。亦稱為「草體」、「草字」。

部首外筆畫數:

0

總筆畫數:

0

異體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