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十三行遺址
  • 十三行遗址

注音一式:

ㄕˊ ㄙㄢ ㄏㄤˊ ㄧˊ ㄓˇ

漢語拼音:

shí sān háng yí zhǐ

漢語拼音數字:

shi2 san1 hang2 yi2 zhi3

釋義:

位於新北市淡水河口南岸,觀音山前緣之河口平原上的古蹟遺址。原為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祖先凱達噶蘭族,在一千五百至二千年前的活動空間。因該處舊有清代十三洋行設立的行口,故稱為「十三行遺址」。民國四十六年,始由臺灣大學林朝棨教授發現。歷經考古學家的挖掘與研究,證明當時已將鐵器應用到日常生活中。其中,「煉鐵作坊」的出土,為現存臺灣史前先民冶鐵技術的唯一證據。

部首外筆畫數:

0

總筆畫數:

0

異體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