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俳
- 俳
部首字:
人
注音一式:
ㄆㄞˊ
漢語拼音:
pái
漢語拼音數字:
pai2
釋義:
[名]
1.雜戲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俳,戲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以其戲言之謂之俳,以其音樂言之謂之倡,亦謂之優,其實一物也。」《史記.卷八十七.李斯傳》:「是時二世在甘泉,方作觳抵優俳之觀。」
2.表演雜耍或滑稽戲的人。見「俳倡」、「俳優」等條。
3.一種注重音律、講求字句對仗工整的文體。見「俳體」條。
[形]
滑稽、幽默。如:「俳謔」。《北史.卷八十三.文苑傳.李文博傳》:「通侻不持威儀 ,好為俳諧雜說。人多愛狎之。」
[動]
見「俳佪」條。
部首外筆畫數:
8
總筆畫數:
10
異體字:
否